澳 門 特 別 行 政 區
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2/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修改經第97/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新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上款所指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其餘學生仍須按照第97/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學習計劃完成其學習。
二零零六年九月七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一
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學術範圍:
工商管理。
入學條件:
按照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大學教育入學條件。
課程期限:
四學年,學生修讀最長期限為六學年。
授課形式:
面授。
授課語言:
中文及英文。
完成課程所需的總學分至少為143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完成附件二表一所載的基礎科目,取得39學分。
二、完成附件二表二已選專業範疇的必修科目,取得30至36學分。
三、修讀附件二表四所載的通識教育科目,取得62學分,其中:
(一)完成表四的必修科目,取得54學分。
(二)完成表四的選修科目:兩門科學與技術範疇科目,取得4學分;一門社會科學範疇科目,取得2學分;以及兩門人文藝術範疇科目,取得2學分。
四、修讀載於附件二表二、表三及表四的科目,取得6至12學分,但“作業項目”科目除外。
評核方法:
採用國際通行的工商管理學評核成績方法,包括作業及筆試。
附件二
工商管理學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基礎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管理導論 | 必修 | 3 |
| 企業法律環境 | " | 3 |
| 財務會計導論 | " | 3 |
| 管理會計導論 | " | 3 |
| 商務統計 | " | 3 |
| 營銷學 | " | 3 |
| 財務學 | " | 3 |
| 組織行為學 | " | 3 |
| 營運管理 | " | 3 |
| 資訊系統導論 | " | 3 |
| 國際商務導論 | " | 3 |
| 決策方法 | " | 3 |
| 企業政策與策略管理 | " | 3 |
表二
專業範疇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會計學專業範疇 | ||
| 中級會計(一) | 必修 | 3 |
| 中級會計(二) | " | 3 |
| 管理會計 | " | 3 |
| 審計學(一) | " | 3 |
| 審計學(二) | " | 3 |
| 稅制 | " | 3 |
| 會計資訊系統 | " | 3 |
| 公司財務 | " | 3 |
| 公司法 | " | 3 |
| 高級財務會計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 財務學專業範疇 | ||
| 金融市場與機構 | 必修 | 3 |
| 財務報表分析 | " | 3 |
| 股票與投資分析 | " | 3 |
| 固定收益證券 | " | 3 |
| 金融衍生工具 | " | 3 |
| 公司財務 | " | 3 |
| 國際財務管理 | " | 3 |
| 金融建模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人力資源管理 | 必修 | 3 |
| 組織理論與設計 | " | 3 |
| 人力資源策略與規劃 | " | 3 |
| 招聘、培訓與開發 | " | 3 |
| 績效考核與薪酬管理 | " | 3 |
| 勞資關係與談判 | " | 3 |
| 領導學 | " | 3 |
| 國際組織行為學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 營銷學專業範疇 | ||
| 廣告與促銷管理 | 必修 | 3 |
| 品牌管理 | " | 3 |
| 消費者行為 | " | 3 |
| 國際營銷學 | " | 3 |
| 營銷調研 | " | 3 |
| 定價策略 | " | 3 |
| 零售與渠道管理 | " | 3 |
| 服務營銷學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 供應鏈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質量管理 | 必修 | 3 |
| 電子商務 | " | 3 |
| 系統分析與設計 | " | 3 |
| 供應鏈管理 | " | 3 |
| 採購與供應管理 | " | 3 |
| 生產計劃與控制 | " | 3 |
| 物流與運輸管理 | " | 3 |
| 供應鏈應用與政策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 資訊系統學專業範疇 | ||
| 數據結構和數據管理(一) | 必修 | 3 |
| 數據結構和數據管理(二) | " | 3 |
| 電腦程式 | " | 3 |
| 數據傳輸與網絡 | " | 3 |
| 資訊策略與管理 | " | 3 |
| 資訊系統分析和設計 | " | 3 |
| 電子商務 | " | 3 |
| 企業資源規劃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 國際貿易學專業範疇 | ||
| 國際營銷學 | 必修 | 3 |
| 跨文化人員管理 | " | 3 |
| 國際貿易 | " | 3 |
| 營銷調研 | " | 3 |
| 外匯與國際金融市場 | " | 3 |
| 國際商業策略 | " | 3 |
| 電子商務 | " | 3 |
| 國際貿易法 | " | 3 |
| 作業項目 | " | 6 |
表三
選修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會計學專題項目(一) | 選修 | 3 |
| 會計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會計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財務學專題項目(一) | " | 3 |
| 財務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財務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題項目(一) | " | 3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營銷學專題項目(一) | " | 3 |
| 營銷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營銷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供應鏈管理學專題項目(一) | " | 3 |
| 供應鏈管理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供應鏈管理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資訊系統學專題項目(一) | " | 3 |
| 資訊系統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資訊系統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國際貿易學專題項目(一) | " | 3 |
| 國際貿易學專題項目(二) | " | 3 |
| 國際貿易學專題項目(三) | " | 3 |
| 工商管理專題項目(一) | " | 3 |
| 工商管理專題項目(二) | " | 3 |
| 工商管理專題項目(三) | " | 3 |
表四
通識教育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大學英語 | 必修 | 20 |
| 商業傳意 | " | 3 |
| 大學語文 | " | 3 |
| 應用中文寫作 | " | 3 |
| 微積分 | " | 3 |
| 綫性代數 | " | 3 |
| 微觀經濟學 | " | 3 |
| 宏觀經濟學 | " | 3 |
| 心理學 | " | 3 |
| 學生須從下列兩門科目中選修一門科目: -邏輯學 -哲學原理 |
" | 3 |
| 中國文化通論 | " | 3 |
| 世界文化通論 | " | 2 |
| 體育 | " | 2 |
| 科學與技術 | ||
| 天文科學 | 選修 | 2 |
| 地球科學 | " | 2 |
| 環境科學 | " | 2 |
| 生命科學 | " | 2 |
| 近代物理科學 | " | 2 |
| 信息科學 | " | 2 |
| 材料科學 | " | 2 |
| 化學科學與人類 | " | 2 |
| 當代科技新發展 | " | 2 |
| 科學與技術專題項目(一) | " | 2 |
| 科學與技術專題項目(二) | " | 2 |
| 科學與技術專題項目(三) | " | 2 |
| 社會科學 | ||
| 創造學 | 選修 | 2 |
| 世界現代化進程 | " | 2 |
| 20世紀世界史 | " | 2 |
| 中國與中國人的歷史(上) -從遠古至16世紀 |
" | 2 |
| 中國與中國人的歷史(下) -16世紀以後 |
" | 2 |
| 當代中國 | " | 2 |
| 當代西方社會 | " | 2 |
| 社會科學專題項目(一) | " | 2 |
| 社會科學專題項目(二) | " | 2 |
| 社會科學專題項目(三) | " | 2 |
| 人文藝術 | ||
| 倫理學 | 選修 | 1 |
| 當代宗教 | " | 1 |
| 跨文化管理 | " | 1 |
| 中國的佛與道 | " | 1 |
| 中國古代的哲人與哲學 | " | 1 |
| 西學東漸與中國近當代思潮 | " | 1 |
| 當代西方思潮 | " | 1 |
| 文化藝術素養 | " | 1 |
| 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 | " | 1 |
| 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選讀 | " | 1 |
| 中國古典詩詞選讀 | " | 1 |
| 中國書畫欣賞 | " | 1 |
| 中國音樂欣賞 | " | 1 |
| 中國戲劇欣賞 | " | 1 |
| 世界文學名著選讀 | " | 1 |
| 古典音樂欣賞 | " | 1 |
| 西方音樂欣賞 | " | 1 |
| 西方美術欣賞 | " | 1 |
| 世界電影名片欣賞 | " | 1 |
| 舞蹈欣賞 | " | 1 |
| 攝影欣賞 | " | 1 |
| 書法 | " | 1 |
| 人文藝術專題項目(一) | " | 1 |
| 人文藝術專題項目(二) | " | 1 |
| 人文藝術專題項目(三) | " | 1 |
註:每學期供學生選讀的選修科目由校方指定。
|
| |||||||||||
| 已更改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3/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修改經第19/2005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澳門科技大學國際旅遊管理學士學位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新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上款所指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其餘學生仍須按照第19/2005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學習計劃完成其學習。
二零零六年九月七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一
國際旅遊管理學士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學術範圍:
國際旅遊管理。
入學條件:
按照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大學教育入學條件。
課程期限:
四學年,學生修讀最長期限為六學年。
授課形式:
面授。
授課語言:
中文及英文。
完成課程所需的總學分至少為143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完成附件二表一所載的必修科目,取得39學分;
二、按照下列任一方式修讀附件二表二及表三所載的選修科目,取得30學分:
(一)完成附件二表二任一範疇內八門選修科目,取得24學分;以及修讀附件二表二及表三所載的選修科目,取得6學分;
(二)完成附件二表二任一範疇內五門選修科目,取得15學分;以及修讀附件二表二及表三所載的選修科目,取得15學分。
三、修讀附件二表四的通識教育科目,取得62學分,其中:
(一)完成表四的必修科目,取得56學分;
(二)完成表四的選修科目:一門科學與技術範疇科目,取得2學分;一門社會科學範疇科目,取得2學分;以及兩門人文藝術範疇科目,取得2學分。
四、完成畢業專設實習及報告,取得12學分。
學生可選擇於暑假或大學批准的其他日子進行250至300學時的專設實習及撰寫有關報告。
評核方法:
採用國際評核成績方法,包括作業、測驗、個案分析及考試。
附件二
國際旅遊管理學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旅遊及酒店業概論 | 必修 | 3 |
| 管理導論 | " | 3 |
| 旅遊及酒店服務管理 | " | 3 |
| 財務會計導論 | " | 3 |
| 商務統計 | " | 3 |
| 營銷學 | " | 3 |
| 財務學 | " | 3 |
| 組織行為學 | " | 3 |
| 人力資源管理 | " | 3 |
| 旅遊法律環境 | " | 3 |
| 資訊系統導論 | " | 3 |
| 酒店及旅遊區管理 | " | 3 |
| 旅遊產品質素管理 | " | 3 |
表二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會展管理 | ||
| 會展旅遊的理論與實務 | 選修 | 3 |
| 會展管理 | " | 3 |
| 會展物流學 | " | 3 |
| 會展經濟學 | " | 3 |
| 會展材料設計與創作 | " | 3 |
| 旅遊慶典管理及公共關係 | " | 3 |
| 會展項目及會展品牌管理 | " | 3 |
| 會展業專題研究 | " | 3 |
| 博彩業管理 | ||
| 博彩業入門 | 選修 | 3 |
| 現代博彩業營運 | " | 3 |
| 博彩企業管理 | " | 3 |
| 博彩社會學 | " | 3 |
| 博彩心理學與賭場行銷 | " | 3 |
| 應用博彩場技術I | " | 3 |
| 應用博彩場技術II | " | 3 |
| 博彩策略管理專題研究 | " | 3 |
| 酒店管理 | ||
| 房務管理 | 選修 | 3 |
| 酒店運作 | " | 3 |
| 俱樂部管理 | " | 3 |
| 餐飲行政管理實務 | " | 3 |
| 酒店會議經營 | " | 3 |
| 宴會設計與管理 | " | 3 |
| 餐飲成本控制 | " | 3 |
| 酒店管理專題研究 | " | 3 |
| 中英翻譯 | ||
| 中文運用 | 選修 | 3 |
| 英語運用 | " | 3 |
| 翻譯的理論和實務 | " | 3 |
| 商務口譯 | " | 3 |
| 翻譯語言 | " | 3 |
| 英中翻譯技巧 | " | 3 |
| 中英翻譯技巧 | " | 3 |
| 專題翻譯探討(商業、法律和政府文件) | " | 3 |
表三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會展管理專題項目(一) | 選修 | 3 |
| 會展管理專題項目(二) | " | 3 |
| 會展管理專題項目(三) | " | 3 |
| 博彩業管理專題項目(一) | " | 3 |
| 博彩業管理專題項目(二) | " | 3 |
| 博彩業管理專題項目(三) | " | 3 |
| 酒店管理專題項目(一) | " | 3 |
| 酒店管理專題項目(二) | " | 3 |
| 酒店管理專題項目(三) | " | 3 |
| 中英翻譯專題項目(一) | " | 3 |
| 中英翻譯專題項目(二) | " | 3 |
| 中英翻譯專題項目(三) | " | 3 |
| 國際旅遊管理專題項目(一) | " | 3 |
| 國際旅遊管理專題項目(二) | " | 3 |
| 國際旅遊管理專題項目(三) | " | 3 |
表四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大學英語 | 必修 | 20 |
| 商業傳意 | " | 3 |
| 大學語文 | " | 3 |
| 應用中文寫作 | " | 3 |
| 微積分 | " | 3 |
| 綫性代數 | " | 3 |
| 旅遊地理學 | " | 2 |
| 微觀經濟學 | " | 3 |
| 宏觀經濟學 | " | 3 |
| 心理學 | " | 3 |
| 學生須從下列兩門科目中選修一門科目: -邏輯學 -哲學原理 |
" | 3 |
| 中國文化通論 | " | 3 |
| 世界文化通論 | " | 2 |
| 體育 | " | 2 |
| 科學與技術 | ||
| 天文科學 | 選修 | 2 |
| 地球科學 | " | 2 |
| 環境科學 | " | 2 |
| 生命科學 | " | 2 |
| 近代物理科學 | " | 2 |
| 信息科學 | " | 2 |
| 材料科學 | " | 2 |
| 化學科學與人類 | " | 2 |
| 當代科技新發展 | " | 2 |
| 旅遊與環境 | " | 2 |
| 生態旅遊 | " | 2 |
| 科學與技術專題項目(一) | " | 2 |
| 科學與技術專題項目(二) | " | 2 |
| 科學與技術專題項目(三) | " | 2 |
| 社會科學 | ||
| 創造學 | 選修 | 2 |
| 社會學 | " | 2 |
| 世界現代化進程 | " | 2 |
| 20世紀世界史 | " | 2 |
| 中國與中國人的歷史(上) -從遠古至16世紀 |
" | 2 |
| 中國與中國人的歷史(下) -16世紀以後 |
" | 2 |
| 當代中國 | " | 2 |
| 當代西方社會 | " | 2 |
| 社會科學專題項目(一) | " | 2 |
| 社會科學專題項目(二) | " | 2 |
| 社會科學專題項目(三) | " | 2 |
| 人文藝術 | ||
| 倫理學 | 選修 | 1 |
| 當代宗教 | " | 1 |
| 跨文化管理 | " | 1 |
| 中國的佛與道 | " | 1 |
| 中國古代的哲人與哲學 | " | 1 |
| 西學東漸與中國近當代思潮 | " | 1 |
| 當代西方思潮 | " | 1 |
| 文化藝術素養 | " | 1 |
| 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 | " | 1 |
| 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選讀 | " | 1 |
| 中國古典詩詞選讀 | " | 1 |
| 中國書畫欣賞 | " | 1 |
| 中國音樂欣賞 | " | 1 |
| 中國戲劇欣賞 | " | 1 |
| 世界文學名著選讀 | " | 1 |
| 古典音樂欣賞 | " | 1 |
| 西方音樂欣賞 | " | 1 |
| 西方美術欣賞 | " | 1 |
| 世界電影名片欣賞 | " | 1 |
| 考古和文物鑑賞 | " | 1 |
| 舞蹈欣賞 | " | 1 |
| 攝影欣賞 | " | 1 |
| 書法 | " | 1 |
| 人文藝術專題項目(一) | " | 1 |
| 人文藝術專題項目(二) | " | 1 |
| 人文藝術專題項目(三) | " | 1 |
註:每學期供學生選讀的選修科目由校方指定。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4/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八月十六日第41/99/M號法令第五條及第六條,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確認華僑大學開辦的三年制法學專業課程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帶來利益,並核准該課程按照本批示附件的規定和條件運作,該附件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二零零六年九月七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
| 一、高等教育機構名稱及總址: | 華僑大學 |
|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 | |
| 二、本地合作實體的名稱: | 鏡海學園 |
| 三、在澳門的教育場所名稱及總址: | 鏡海學園 |
| 澳門友誼大馬路1287號中福商業中心四樓 | |
| 四、高等教育課程名稱及所頒授的學位、文憑或證書: | 法學專業 大專畢業證書 |
| 五、課程學習計劃: |
第一學年
| 科目 | 學時 |
| 大學語文 | 52 |
| 法理學 | 52 |
| 憲法學 | 52 |
| 民法總論 | 72 |
| 民法分論 | 72 |
| 刑法總論 | 72 |
| 刑法分論 | 72 |
| 知識產權法 | 52 |
第二學年
| 科目 | 學時 |
| 行政法 | 52 |
| 經濟法 | 72 |
| 商法 | 72 |
| 行政訴訟法 | 52 |
| 刑事訴訟法 | 72 |
| 民事訴訟法 | 72 |
| 英語 | 52 |
| 國際私法 | 52 |
第三學年
| 科目 | 學時 |
| 國際法 | 52 |
| 國際經濟法 | 52 |
| 婚姻家庭法 | 52 |
| 中國司法制度 | 52 |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52 |
| 專科階段社會實踐 | 90 |
| 專科階段畢業論文 | 108 |
六、開課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5/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八月十六日第41/99/M號法令第五條及第六條,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確認華僑大學開辦的法學專業學士學位補充課程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帶來利益,並核准該課程按照本批示附件的規定和條件運作,該附件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二零零六年九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
| 一、高等教育機構名稱及總址: | 華僑大學 |
| 中國福建省泉州市 | |
| 二、本地合作實體的名稱: | 鏡海學園 |
| 三、在澳門的教育場所名稱及總址: | 鏡海學園 |
| 澳門友誼大馬路1287號中福商業中心四樓 | |
| 四、高等教育課程名稱及所頒授的學位、文憑或證書: | 法學專業學士學位補充課程 學士學位 |
| 五、課程學習計劃: |
第一學年
| 科目 | 學時 |
| 合同法 | 72 |
| 中國法制史 | 72 |
| 澳門民商法概論 | 54 |
| 公司法 | 72 |
| 國際貿易法 | 72 |
| 國際投資法 | 72 |
|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 72 |
| 法律文書 | 36 |
| 證據法學 | 36 |
| 警察法 | 54 |
第二學年
| 科目 | 學時 |
| 仲裁法 | 54 |
| 當代中國經濟 | 54 |
| 哲學基礎 | 24 |
| 當代國際關係 | 30 |
| 畢業實踐 | 90 |
| 學位論文 | 144 |
六、開課日期:二零零六年九月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6/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澳門理工學院的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十四條第三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經十月十四日第253/96/M號訓令核准的澳門理工學院語言暨翻譯高等學校翻譯高等專科學位課程的名稱更改為中葡翻譯高等專科學位課程。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新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上款所指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其餘學生仍須按照由十月十四日第253/96/M號訓令核准的學習計劃完成其學習。
四、本批示自公佈日起生效,但其效力追溯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一日。
二零零六年九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一
中葡翻譯高等專科學位課程
學術與教學編排
一、學術範圍:翻譯
二、專業範圍:中葡翻譯
三、課程的正常期限:三年
四、完成課程所需的總學分:124學分及各科成績及格
五、授課語言:中文/葡文
附件二
中葡翻譯高等專科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一(適用於來自葡文教育制度的學生)
| 科目 | 種類 | 每週 課時 |
學分 |
| 一年級 | |||
| 初級漢語 | 必修(1) | 8 | 8 |
| 中級漢語 | " | 8 | 8 |
| 初級漢語會話 | " | 2 | 2 |
| 中級漢語會話 | " | 2 | 2 |
| 葡語精讀I | " | 3 | 3 |
| 葡語精讀II | " | 3 | 3 |
| 中國文化導論 | 必修(1) | 2 | 2 |
| 澳門簡史 | " | 2 | 2 |
| 電腦文件處理I | " | 2 | 2 |
| 電腦文件處理II | " | 2 | 2 |
| 中文篇章閱讀 | 必修(2) | 3 | 6 |
| 葡語語法 | " | 2 | 4 |
| 二年級 | |||
| 高級漢語I | 必修(1) | 6 | 6 |
| 高級漢語II | " | 6 | 6 |
| 高級漢語會話I | " | 2 | 2 |
| 高級漢語會話II | " | 2 | 2 |
| 葡語精讀III | " | 4 | 4 |
| 葡語精讀IV | " | 4 | 4 |
| 葡語國家文化 | " | 2 | 2 |
| 中國公共行政 | " | 2 | 2 |
| 葡語寫作 | 必修(2) | 2 | 4 |
| 中文寫作 | " | 2 | 4 |
| 中國語文精讀 | " | 2 | 4 |
| 三年級 | |||
| 葡萄牙文學 | 必修(1) | 3 | 3 |
| 葡語國家文學 | " | 3 | 3 |
| 葡語公文寫作 | " | 2 | 2 |
| 財經導論 | " | 2 | 2 |
| 中國當代文學 | " | 3 | 3 |
| 中國現代文學 | " | 3 | 3 |
| 英語I | " | 2 | 2 |
| 英語II | " | 2 | 2 |
| 筆譯方法與理論 | 必修(2) | 4 | 8 |
| 口譯方法與技巧 | " | 4 | 8 |
| 中文公文寫作 | " | 2 | 4 |
| 總學分 | 124 | ||
學習計劃二(適用於來自中文及英文教育制度的學生)
| 科目 | 種類 | 每週 課時 |
學分 |
| 一年級 | |||
| 葡萄牙語I | 必修(1) | 8 | 8 |
| 葡萄牙語II | " | 8 | 8 |
| 葡語會話I | " | 3 | 3 |
| 葡語會話II | " | 3 | 3 |
| 普通話I | " | 3 | 3 |
| 普通話II | " | 3 | 3 |
| 中國文化導論 | " | 2 | 2 |
| 澳門簡史 | " | 2 | 2 |
| 電腦文件處理I | " | 2 | 2 |
| 電腦文件處理II | " | 2 | 2 |
| 葡語語法 | 必修(2) | 2 | 4 |
| 現代漢語 | " | 2 | 4 |
| 二年級 | |||
| 葡萄牙語III | 必修(1) | 6 | 6 |
| 葡萄牙語IV | " | 6 | 6 |
| 葡語聽力與會話I | " | 2 | 2 |
| 葡語聽力與會話II | " | 2 | 2 |
| 葡語句法 | " | 3 | 3 |
| 葡語寫作 | " | 3 | 3 |
| 葡語國家文化 | " | 2 | 2 |
| 中國公共行政 | " | 2 | 2 |
| 葡語報刊閱讀 | 必修(2) | 2 | 4 |
| 中文寫作 | " | 2 | 4 |
| 中國文學選讀 | " | 3 | 6 |
| 三年級 | |||
| 葡萄牙文學 | 必修(1) | 3 | 3 |
| 葡語國家文學 | " | 3 | 3 |
| 中文公文寫作 | " | 3 | 3 |
| 財經導論 | " | 2 | 2 |
| 葡國歷史文化 | 必修(1) | 2 | 2 |
| 中國當代文學 | " | 3 | 3 |
| 英語I | " | 2 | 2 |
| 英語II | " | 2 | 2 |
| 筆譯方法與理論 | 必修(2) | 4 | 8 |
| 口譯方法與技巧 | " | 4 | 8 |
| 葡語公文寫作 | " | 2 | 4 |
| 總學分 | 124 | ||
- 註:(1)學期制科目。
- (2)學年制科目。
| 已更改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7/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核准澳門科技大學管理碩士學位課程新的學習計劃。該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附件,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二、本課程設以下專業範疇:
(一)人力資源管理學;
(二)公共管理學;
(三)綜合管理學。
三、課程的正常期限為兩年。
四、根據第37/2000號行政命令核准的碩士及博士學位頒授形式規章第五條第三款(二)項的規定,本課程還包括撰寫及答辯一篇原創論文。
五、課程以中文及英文授課。
六、學生如在該課程的授課部分成績及格,而不在本批示第三款規定的期限內提交論文,則只可取得學位後文憑。
七、新的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其餘學生仍須按照第39/2000號行政命令核准的學習計劃完成其學習。
二零零六年九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
管理碩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基礎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研究方法 | 必修 | 3 |
| 管理經濟學 | " | 3 |
| 財務管理 | " | 3 |
| 策略管理 | " | 3 |
| 管理資訊系統 | " | 3 |
表二
專業範疇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人力資源管理 | 必修 | 3 |
| 組織理論與設計 | " | 3 |
| 組織行為學 | " | 3 |
| 績效管理 | " | 3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題 | " | 3 |
| 公共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非營利組織管理 | 必修 | 3 |
| 公共政策分析 | " | 3 |
|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 " | 3 |
| 電子政務 | " | 3 |
| 公共管理學專題 | " | 3 |
| 綜合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人力資源管理 | 必修 | 3 |
| 營運管理 | " | 3 |
| 營銷管理 | " | 3 |
| 組織行為學 | " | 3 |
| 綜合管理學專題 | " | 3 |
註: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至少為42學分,其分配如下:表一的基礎科目佔15學分;表二的已選專業範疇科目佔15學分;論文佔12學分。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8/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修改經第95/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澳門科技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習計劃。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新的學習計劃。該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附件,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課程的正常期限為兩年。
四、根據第37/2000號行政命令核准的碩士及博士學位頒授形式規章第五條第三款(二)項的規定,本課程還包括撰寫及答辯一篇原創論文。
五、課程以中文及英文授課。
六、學生如在該課程的授課部分成績及格,而不在本批示第三款規定的期限內提交論文,則只可取得學位後文憑。
七、新的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其餘學生仍須按照第95/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學習計劃完成其學習。
二零零六年九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
公共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經濟學 | 必修 | 3 |
| 組織行為學 | " | 3 |
| 公共管理學 | " | 3 |
| 行政法學 | " | 3 |
| 公共財政學 | " | 3 |
| 統計學 | " | 3 |
| 公共政策分析 | " | 3 |
| 資訊技術與管理 | " | 3 |
| 政府人力資源管理 | " | 3 |
| 管理溝通 | " | 3 |
| 論文 | " | 12 |
| 總學分 | 42 | |
|
| |||||||||||
| 已更改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89/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修改經第96/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課程的學習計劃。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新的學習計劃。該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附件,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本課程設以下專業範疇:
(一)營銷學;
(二)人力資源管理學;
(三)財務學;
(四)供應鏈管理學;
(五)綜合工商管理。
四、課程的正常期限為兩年。
五、根據第37/2000號行政命令核准的碩士及博士學位頒授形式規章第五條第三款(二)項的規定,本課程還包括撰寫及答辯一篇原創論文。
六、課程以中文及英文授課。
七、學生如在該課程的授課部分成績及格,而不在本批示第四款規定的期限內提交論文,則只可取得學位後文憑。
八、新的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其餘學生仍須按照第96/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學習計劃完成其學習。
二零零六年九月八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
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課程
學習計劃
表一
基礎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管理導論 | 必修 | 3 |
| 商務統計 | " | 3 |
| 經濟學 | " | 3 |
| 會計學 | " | 3 |
| 財務學 | " | 3 |
| 營銷管理 | " | 3 |
| 營運管理 | " | 3 |
| 組織行為學 | " | 3 |
| 管理資訊系統 | " | 3 |
| 策略管理 | " | 3 |
| 研究方法 | " | 3 |
表二
專業範疇科目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營銷學專業範疇 | ||
| 營銷調研 | 必修 | 3 |
| 促銷管理 | " | 3 |
| 服務營銷 | " | 3 |
| 品牌管理 | " | 3 |
| 人力資源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高級人力資源管理 | 必修 | 3 |
| 組織理論和設計 | " | 3 |
| 績效管理 | " | 3 |
| 變革管理 | " | 3 |
| 財務學專業範疇 | ||
| 高級公司財務 | 必修 | 3 |
| 金融衍生工具 | " | 3 |
| 投資學 | " | 3 |
| 金融市場與機構 | " | 3 |
| 供應鏈管理學專業範疇 | ||
| 營運策略和過程管理 | 必修 | 3 |
| 供應鏈管理 | " | 3 |
| 管理決策制定 | " | 3 |
| 電子商務 | " | 3 |
| 綜合工商管理專業範疇 | ||
| 從本課程至少兩個專業範疇中選讀四門科目 | 必修 | 12 |
註:完成課程所需的學分至少為57學分,其分配如下:表一的基礎科目佔33學分;表二的已選專業範疇科目佔12學分;論文佔12學分。
|
| |||||||||||
| 已更改 : | |||
| 相關法規 : | |||
| 相關類別 : | |||
| 私營機構 : | |||
| 《LegisMac》的法例註釋 | |||
第90/2006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
在“國際出版培訓及遙距教育有限公司─SIEFEDIS”的建議下;
社會文化司司長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六十四條賦予的職權,並根據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6/1999號行政法規第五條第二款,第14/2000號行政命令第一款及第6/2005號行政命令第四款的規定,作出本批示。
一、修改經第56/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亞洲(澳門)國際公開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葡文學制)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
二、核准上款所指課程的新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該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載於本批示的附件一及附件二,並為本批示的組成部分。
三、上款所指課程的學術與教學編排和學習計劃適用於由2006/2007學年起入讀的學生,而已就讀本課程的學生可按照第56/2003號社會文化司司長批示核准的學習計劃,或可向校方申請並經批准轉入新學習計劃,以完成其學習。
四、本批示自公佈日起生效,但其效力追溯至二零零六年九月一日。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三日
社會文化司司長 崔世安
———
附件一
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葡文學制)
學術與教學編排 學術範圍:
社會科學。
入學條件:
按照二月四日第11/91/M號法令第二十八條的規定。
課程的正常期限:
四年。
授課形式:
遙距教育形式,並由具教學經驗及有關專業資格的教學人員輔導。
授課語言:
葡文。
完成課程所需的總學分為240學分,其分配如下:
一、 完成附件二表一所載的必修科目,取得125學分;
二、 修讀校內其他葡文學制的學士學位課程或高等專科學位課程的選修科目,取得55學分;
三、 按照下列任一方式修讀附件二表二至表七所載的選修科目,取得 60學分:
(一)修讀附件二表二至表七一個範疇的選修科目。*
(二)選讀附件二表二至表七中至少三個範疇的選修科目。
* 倘學生選擇此修讀方式,其學士學位證書上將載明已選範疇的名稱。
評核方法:
筆試的最後評核和作業及格。
附件二
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葡文學制)
學習計劃
表一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人類學 | 必修 | 10 |
| 社會學 | " | 10 |
| 當代社會問題I | " | 10 |
| 人口學 | " | 10 |
| 社會心理學 | " | 10 |
| 經濟及社會史 | " | 10 |
| 社會科學方法 | " | 10 |
| 當代社會學理論 | " | 10 |
| 社會科學導論 | " | 5 |
| 政治科學導論 | " | 5 |
| 心理學 | " | 5 |
| 宏觀經濟學 | " | 5 |
| 管理學原則 | " | 5 |
| 法律導論 | " | 5 |
| 社會科學之電腦應用 | " | 5 |
| 人類思想史 | " | 5 |
| 社會科學統計 | " | 5 |
表二
政治及行政學範疇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國際政治I | 選修 | 10 |
| 政治學說與理論 | " | 10 |
| 行政學I | " | 10 |
| 葡萄牙人文地理 | " | 10 |
| 行政法導論 | " | 5 |
| 環境法律導論 | " | 5 |
| 地區經濟 | " | 5 |
| 公共財務 | " | 5 |
| 地區規劃 | " | 5 |
| 地區法導論 | " | 5 |
| 城市區域規劃 | " | 5 |
| 社會變遷與精英 | " | 5 |
| 政治組織 | " | 5 |
表三
文化組織及遺產管理範疇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葡萄牙戲劇史 | 選修 | 10 |
| 行政學I | " | 10 |
| 藝術社會學 | " | 10 |
| 博物館導論 | " | 5 |
| 葡萄牙音樂史 | " | 5 |
| 葡萄牙當代藝術史 | " | 5 |
| 葡萄牙中世紀藝術史 | " | 5 |
| 葡萄牙現代藝術史 | " | 5 |
| 會計學 | " | 5 |
| 市場學 | " | 5 |
| 人力資源管理 | " | 5 |
| 微觀經濟學 | " | 5 |
| 文化活動及遺產管理 | " | 5 |
表四
社會心理範疇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社會生活心理學 | 選修 | 10 |
| 應用社會心理學 | " | 10 |
| 組織行為 | " | 5 |
| 市場學 | " | 5 |
| 藝術心理學 | " | 5 |
| 社區發展 | " | 5 |
| 社會小組調解工作 | " | 5 |
| 家庭心理學 | " | 5 |
| 跨文化心理學I | " | 5 |
| 社會心理調解工作 | " | 5 |
| 醫療健康心理學 | " | 5 |
表五
人類學範疇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語言學導論 | 選修 | 10 |
| 宗教人類學I | " | 10 |
| 葡萄牙人文地理 | " | 10 |
| 人類學研究方法及技巧 | " | 10 |
| 人類社會學 | " | 10 |
| 葡萄牙人種概論 | " | 5 |
| 經濟人類學 | " | 5 |
| 文化遺傳學 | " | 5 |
表六
社會學範疇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移民社會學 | 選修 | 10 |
| 家庭社會學I | " | 10 |
| 藝術社會學 | " | 10 |
| 葡萄牙人文地理 | " | 10 |
| 企業社會學 | " | 5 |
| 當代葡萄牙社會 | " | 5 |
| 組織行為 | " | 5 |
| 社會變遷與精英 | " | 5 |
| 社區發展 | " | 5 |
| 城市社會學 | " | 5 |
| 健康社會人類學 | " | 5 |
| 社會化、離軌及社會控制 | " | 5 |
| 教育社會學 | " | 5 |
表七
社會政治學範疇
| 科目 | 種類 | 學分 |
| 家庭為本的社會工作 | 選修 | 10 |
| 健康教育導論 | " | 10 |
| 社會政策 | " | 10 |
| 社會規劃及行政 | " | 10 |
| 社區發展 | " | 5 |
| 社會小組調解工作 | " | 5 |
| 家庭心理學 | " | 5 |
| 殘疾為本的社會工作 | " | 5 |
| 精神健康為本的社會工作 | " | 5 |
| 社會再生為本的社會工作 | " | 5 |
| 社會心理調解工作 | " | 5 |
| 老年人為本的社會工作 | " | 5 |
| 社會排斥為本的社會工作 | " | 5 |
| 就業及職業培訓為本的社會工作 | " | 5 |
| 跨文化教育 | " | 5 |
| 精神病理學基礎 | " | 5 |
註:學年制科目為10學分,學期制科目為5學分。



